Canon 新竹相機收購,二手收購,收購相機,全新相機,二手相機 收購5D Mark IV,收購EOS-1D X Mark II,收購EOS M3/M10 收購canon canon 5Ds/5Ds R,,5D Mark III/6D II,7D Mark II 70D/80D,750D/760D,700D/100D 收購FUJIFILM 相機,全系列FUJIFILM 收購二手Nikon 相機,Nikon二手收購,全新Nikong買賣 D3400收購 Nikon 1 j5收購 D750 Df/D810/D610,D5/D4S,D500,D7200/D7500,D5500/D5300 OLYM
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近期的機型定位仍是以復古搭配高性能的方式設計,而睽違 2 年發表的新入門微單 E-M10 III 更是體現了這句話,不僅維持前代的機身設計,且將操作改為更貼近初學者的設計;但機身性能可完全不含糊,因為獲得了機皇 E-M1 II 的對焦與影像處理器,某種層面上也算上打一拖拉庫機型了吧?
接下來也趁著台灣廠商辦體驗行程的機會,對這款性能與親民兼具的入門微單來個簡單體驗。
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E-M10 III 重點特色
・搭載 1,600 萬畫素 Live MOS M4/3 感光元件
・內建 Tur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(同 E-M1)
・外型設計維持二代設計,前方握把加厚提升握感
・機頂按鍵微調,左下按鍵改為可叫出不同拍攝選單的模式鍵
・3 吋 102 萬畫素上掀自拍觸控螢幕
・234 萬畫素電子觀景窗
・內建閃燈但不像 II 代可無線觸發
・內建可補償 4 級快門的五軸防手震
・快門範圍 1/4,000s 至 60s(機械),電子為 1/16,000s 至 30s
・最高連拍速度 8.6fps(II 代為 8.4fps)
・感光度範圍 ISO 200-25,600
・可錄 4K 錄影規格,新增短片編輯與 HD@120fps 高速錄影
・機身尺寸 121.5 x 83.6 x 49.5mm,重約 410g(含電池、記憶卡)
*外型
E-M10 III 外型設計雖然與前代有些類似,仍是有 E-M5 路線但更為輕巧的復古設計;但也有些微調,但正面的握把有做加厚處理,更好握持外;機頂的按鍵也有做微調,像是右上曲線改為放大檢視外,左下的 Fn3 也變為可在不同模式間快速叫出操控選單的快捷鍵。不過機頂原本的止滑滾輪,不像前代面積來的那麼大,視覺效果感覺有些偷工。
▼E-M10 III 機身一樣與前代維持差不多的設計,但手把可發現變得更深、好握。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▼模式轉盤與速控轉盤上的止滑處理,在 E-M10 III 似乎面積變小,感覺有「偷工」嫌疑啊!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機頂部分和 E-M10 II 比較之下,整體除了拍攝模式轉盤有作些微調整外,比較大的更動在於右上方的曲線變為放大檢視,而左下的 Fn3 也變為可在不同模式下快速叫出操控選單的快捷鍵。
▼E-M10 III(左側)與前代 E-M10 II 機頂相比其實差別不大,但可發現左上與右下的快捷鍵有所更動。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近期的機型定位仍是以復古搭配高性能的方式設計,而睽違 2 年發表的新入門微單 E-M10 III 更是體現了這句話,不僅維持前代的機身設計,且將操作改為更貼近初學者的設計;但機身性能可完全不含糊,因為獲得了機皇 E-M1 II 的對焦與影像處理器,某種層面上也算上打一拖拉庫機型了吧?
接下來也趁著台灣廠商辦體驗行程的機會,對這款性能與親民兼具的入門微單來個簡單體驗。
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E-M10 III 重點特色
・搭載 1,600 萬畫素 Live MOS M4/3 感光元件
・內建 Tur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(同 E-M1)
・外型設計維持二代設計,前方握把加厚提升握感
・機頂按鍵微調,左下按鍵改為可叫出不同拍攝選單的模式鍵
・3 吋 102 萬畫素上掀自拍觸控螢幕
・234 萬畫素電子觀景窗
・內建閃燈但不像 II 代可無線觸發
・內建可補償 4 級快門的五軸防手震
・快門範圍 1/4,000s 至 60s(機械),電子為 1/16,000s 至 30s
・最高連拍速度 8.6fps(II 代為 8.4fps)
・感光度範圍 ISO 200-25,600
・可錄 4K 錄影規格,新增短片編輯與 HD@120fps 高速錄影
・機身尺寸 121.5 x 83.6 x 49.5mm,重約 410g(含電池、記憶卡)
*外型
E-M10 III 外型設計雖然與前代有些類似,仍是有 E-M5 路線但更為輕巧的復古設計;但也有些微調,但正面的握把有做加厚處理,更好握持外;機頂的按鍵也有做微調,像是右上曲線改為放大檢視外,左下的 Fn3 也變為可在不同模式間快速叫出操控選單的快捷鍵。不過機頂原本的止滑滾輪,不像前代面積來的那麼大,視覺效果感覺有些偷工。
▼E-M10 III 機身一樣與前代維持差不多的設計,但手把可發現變得更深、好握。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▼模式轉盤與速控轉盤上的止滑處理,在 E-M10 III 似乎面積變小,感覺有「偷工」嫌疑啊!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機頂部分和 E-M10 II 比較之下,整體除了拍攝模式轉盤有作些微調整外,比較大的更動在於右上方的曲線變為放大檢視,而左下的 Fn3 也變為可在不同模式下快速叫出操控選單的快捷鍵。
▼E-M10 III(左側)與前代 E-M10 II 機頂相比其實差別不大,但可發現左上與右下的快捷鍵有所更動。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另外,後藤先生也大膽提出自己對其他微單眼的看法,在被中國媒體問到時,他先說像富士、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與 Sony 設計的微單眼,僅是為了滿足特性消費族群(像是復古機型),並無法完全對應所有消費族群需求;甚至連沒有專業攝影師在用這種重話都出來了(詳細報導請點這裡,筆者完全沒有誇大啊),可說是嘲諷開滿滿。
▼後藤先生在被問到其他微單的看法時,大膽說出像是富士、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與 Sony 並沒有滿足所有消費者需求,甚至沒有專業攝影師使用,真的很狂啊!圖為 Sony A9 全幅微單。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對於 Sony 首台高速微單機皇 A9,後藤先生也提出 Sony 在 A9 發表之前,其實也歷經很多失敗經驗,不過 Nikon 在對於這些失敗經驗來看,可說是遠遠多過於 Sony 的。讓人感覺有些霧颯颯的一言,應該是後藤對於 Nikon 的逆境生存力相當具有信心吧?而究竟 Nikon 新微單是否會讓攝友比起 D850 更為驚艷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!
至於北京三里屯 Apple Store 的排隊人潮則略輸日本,但科技網站《CNET》認為這可能與北京的 Apple Store 眾多分散人潮有關,仍有大批民眾熱情排隊等著購買 iPhone X,排在第一位的是 31 歲的 Lloyd Yu,他才剛入手最新的 iPhone 8 Plus,但身為資深果迷他仍想要繼續升級到 iPhone X,「我認為蘋果一切的設計都是最好的。」
另外,後藤先生也大膽提出自己對其他微單眼的看法,在被中國媒體問到時,他先說像富士、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與 Sony 設計的微單眼,僅是為了滿足特性消費族群(像是復古機型),並無法完全對應所有消費族群需求;甚至連沒有專業攝影師在用這種重話都出來了(詳細報導請點這裡,筆者完全沒有誇大啊),可說是嘲諷開滿滿。
▼後藤先生在被問到其他微單的看法時,大膽說出像是富士、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與 Sony 並沒有滿足所有消費者需求,甚至沒有專業攝影師使用,真的很狂啊!圖為 Sony A9 全幅微單。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對於 Sony 首台高速微單機皇 A9,後藤先生也提出 Sony 在 A9 發表之前,其實也歷經很多失敗經驗,不過 Nikon 在對於這些失敗經驗來看,可說是遠遠多過於 Sony 的。讓人感覺有些霧颯颯的一言,應該是後藤對於 Nikon 的逆境生存力相當具有信心吧?而究竟 Nikon 新微單是否會讓攝友比起 D850 更為驚艷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!
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將旗下相機部門轉賣給 OM Digital Solutio 後,六月發表易主後首款相機 E-P7,是 PEN 系列自從 2016 年後,睽違多年再度有新機登場。瞄準喜愛文青、復古風的用戶,規格延續 E-M10 Mark IV 並加入「創意撥桿」玩法。實際表現如何?以下實測體驗告訴你。
E-P7 規格幾乎與 E-M10 Mark IV 完全一致,採用 m43 大小的感光元件、有 2030 萬畫素、Tru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、121 點自動對焦、3 吋的翻轉螢幕,招牌的 5 軸機身防震效果也沒少。若非專業攝影需求,性能足以應付所有出遊、日常街拍的需求,與 E-M10 系列最大差異在於「體積」與「創意撥桿」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背面按鈕有提供拇指扣。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機身轉盤都集中於右側。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搭配隨附的 M.Zuiko Digital ED 14-42mm F3.5-5.6 Kit 鏡組是 430g 重,採用精簡設計,不僅少了厚重的把手、光學觀景窗,只有微微的起伏與後方拇指握柄,再加上 Kit 鏡採用電動變焦,關機會自動收納,使 E-P7 體積得以進一步縮小、攜帶性極佳,能輕鬆放入隨身的小包包,實測要放進海灘褲口袋也沒有問題。
隨著體積縮減,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並沒有犧牲太多操控性,轉盤按鈕集中於右側,並保有 3 個轉盤,在 M 模式下能同時調整光圈、快門數值,且只需要單手即能完成所有動作。
要注意的是,E-P7 雖有提供錄影鍵,規格也與 E-M10 Mark IV 相同,有一定的影音拍攝能力,但要作為自拍 Vlog 使用,單手握持穩定度並不理想,I/O 插孔也沒有 3.5mm 耳機孔,若有動態攝影需求,仍會比建議購買 E-M10 Mark IV。此外,在 2021 年仍未能使用 USB Type-C 也稍嫌可惜。
E-P7 作為一款隨身機,除了擁有十分堪用的相機性能,搭配餅乾鏡大幅縮減了體積。本次實測中,記者多數的照片都是由單手拍攝完成,機身擁有 5 軸機身防震,即便不懂任何攝影基礎,完全設定在 P 模式,照片拍攝成功率也非常高,且純粹用「創意撥桿」就能帶來許多樂趣。比起專業用途,會是一款適合用來記錄生活的相機。
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將旗下相機部門轉賣給 OM Digital Solutio 後,六月發表易主後首款相機 E-P7,是 PEN 系列自從 2016 年後,睽違多年再度有新機登場。瞄準喜愛文青、復古風的用戶,規格延續 E-M10 Mark IV 並加入「創意撥桿」玩法。實際表現如何?以下實測體驗告訴你。
E-P7 規格幾乎與 E-M10 Mark IV 完全一致,採用 m43 大小的感光元件、有 2030 萬畫素、Tru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、121 點自動對焦、3 吋的翻轉螢幕,招牌的 5 軸機身防震效果也沒少。若非專業攝影需求,性能足以應付所有出遊、日常街拍的需求,與 E-M10 系列最大差異在於「體積」與「創意撥桿」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背面按鈕有提供拇指扣。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機身轉盤都集中於右側。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搭配隨附的 M.Zuiko Digital ED 14-42mm F3.5-5.6 Kit 鏡組是 430g 重,採用精簡設計,不僅少了厚重的把手、光學觀景窗,只有微微的起伏與後方拇指握柄,再加上 Kit 鏡採用電動變焦,關機會自動收納,使 E-P7 體積得以進一步縮小、攜帶性極佳,能輕鬆放入隨身的小包包,實測要放進海灘褲口袋也沒有問題。
隨著體積縮減,新竹相機收購olympus 並沒有犧牲太多操控性,轉盤按鈕集中於右側,並保有 3 個轉盤,在 M 模式下能同時調整光圈、快門數值,且只需要單手即能完成所有動作。
要注意的是,E-P7 雖有提供錄影鍵,規格也與 E-M10 Mark IV 相同,有一定的影音拍攝能力,但要作為自拍 Vlog 使用,單手握持穩定度並不理想,I/O 插孔也沒有 3.5mm 耳機孔,若有動態攝影需求,仍會比建議購買 E-M10 Mark IV。此外,在 2021 年仍未能使用 USB Type-C 也稍嫌可惜。
E-P7 作為一款隨身機,除了擁有十分堪用的相機性能,搭配餅乾鏡大幅縮減了體積。本次實測中,記者多數的照片都是由單手拍攝完成,機身擁有 5 軸機身防震,即便不懂任何攝影基礎,完全設定在 P 模式,照片拍攝成功率也非常高,且純粹用「創意撥桿」就能帶來許多樂趣。比起專業用途,會是一款適合用來記錄生活的相機。